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已被提上日程。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院士在香港科技论坛上表示,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的类型,将增加减排成本差异性,提高交易空间。同时,他建议持续优化碳市场配额分配机制和方法,统筹碳市场与部门政策改革,并推进中国碳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提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月21日,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今社会的热词,随着《碳排放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正式颁布实施,“碳排放管理员”更是备受关注、引人瞩目。
易碳认为,展望今后,欧盟碳市场覆盖的排放量会越来越少,配额总量和交易流动性会越来越差,欧盟就需要考虑和更大的碳市场进行连接,比如中国碳市场。所以,中国碳市场逐步完善和夯实数据基础,扩大覆盖的企业行业,今后有很多机会可以和欧盟或者国际碳市场对标互通。
易碳科技也将通过与科创中心的合作,进一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易碳科技与大湾区碳中和协会的合作,不仅是企业间的合作,更是构建全球碳中和体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