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的气候友好承诺认证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尽管面临挑战,但通过技术创新、全球合作和消费者参与,有望实现更大范围的环境保护目标。
建碳足迹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企业明确目标和范围、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培训、收集数据和排放因子、进行碳足迹核算和报告编制、制定减排策略并实施减排措施、建立监测机制和定期评估改进。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以推动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025年,中国碳市场在三大政策的引领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投资者应紧跟政策导向,关注低碳技术创新、碳市场基金与金融衍生品、绿色供应链与ESG信息披露以及CCER项目与碳汇交易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在这些领域的深耕细作,将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也将推动中国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绿...
2025年作为双碳“大年”,零碳园区和碳市场的发展都值得期待。零碳园区的建设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而碳市场的扩容和碳价的上涨则为低碳项目的投资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将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2024年10月30日,英国政府确认,自2027年1月1日起将实施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旨在应对碳泄漏风险,并助力英国达成净零排放目标。CBAM将确保进口商品与国内产品面临相同的碳价,以此防止英国企业因脱碳努力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6月24日,广州市正式批准并发布了全国首套“穗港澳”气候投融资地方标准DB4401/T 265—2024《企业(项目)融资气候友好评价规范》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已被提上日程。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院士在香港科技论坛上表示,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的类型,将增加减排成本差异性,提高交易空间。同时,他建议持续优化碳市场配额分配机制和方法,统筹碳市场与部门政策改革,并推进中国碳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提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